皇上吃饭怎么说
今日重点为您介绍古代伺候皇帝吃饭叫做什么雅称和皇上吃饭怎么说的相关话题,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古代皇帝吃的饭叫做膳,开饭叫传膳,吃饭叫用膳或者进膳,厨师称御厨,厨房叫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下设菜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等,御茶膳房有120多人,另有太监有150多人。
御膳房
清代皇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一顿是早膳,一顿是晚膳,早膳是6点到9点,晚膳是12点到14点,其他时间可随意加餐。
皇帝用的餐具是金碗、金勺、玉筷子、金钗,最后由于太重,捉拿不方便,改为黄釉瓷器,全黄釉为皇帝、皇后、皇太后三位专享,外黄釉内白釉,供皇贵妃们使用,百姓不能使用黄色的器皿。
金御碗
皇帝用膳时,由御前侍卫向御膳房传膳,御膳房将膳食放在膳盒里或膳桌上,再由侍卫抬至用膳地点,太监按规定布好菜点,经过验膳(就是插银板,看是否有毒)、尝膳(太监先尝第一口)等程序后,皇帝才开始用膳。
插银板
皇帝用膳有固定的时间,但没有固定的地点,一般都是选在皇帝的寝宫或皇帝驾到的地方进膳。
皇帝身边都有几个专门负责背桌子的侍从,只要传膳令下,背桌子的侍从立即将三张桌子一字排开,传膳太监手捧膳盒,从御膳房中将准备好的饭菜,逐一摆放在膳桌上。
用善时,皇帝坐北朝南,桌上布满美味佳肴和精致餐具,太监们报菜名,每顿饭有100多道菜,还有点心、果品、玉泉酒、玉泉水、乳油、茶叶等。
12下一页